熬夜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一章 新生大会(第1页)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很快就到了一行人启程的时候,这次还是由门子建带队,一起前往那元州城。

这次同行的三十个人,大多数人马元都不认识,但除了王弦和侯新杰,马元还认识一个人,那就是程云丰,他也没有想到,程云丰居然会占用曲河学堂的名额。

“王弦,那程云丰怎么会这儿?他不是没有在曲河学堂读书吗?”侯新杰也是眼尖的很,第一时间就看到了程云丰。

此时那程云丰已经恢复了一脸的荣光,又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而且他身后又多了几个狗腿子,一看就是那些来自贫苦人家的孩子。

王弦点点头,前两日他就知道了,他回了趟家,他父亲跟他说了,这次程家是花了大价钱向曲河学堂买了一个名额,具体是什么原因倒是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没有按什么好心。

“无妨,等到了军校再说吧。”王弦朝侯新杰说道,现在争一些口舌之快毫无意义。

此时,门子建一挥手,曲河学堂的一行人便朝着那遥远的元州城而去,在浩大的皋城城楼掩映下,一行人显得十分渺小,愈行愈远。

......

眨眼一月有余,门子建带着一行人终于是抵达了元州城。

入眼之处,古老霸气的元州城城楼高耸入云,在那城楼上,一个个荷枪实弹的士兵如同雕塑一样站定在城头。

“门先生,这元州城怎么这么多的军卫?难道要打仗?”队伍中一人向门子建问道。

门子建看向城头,也是微微摇摇头,“不是要打仗,只是做防范,万一哪一天真打到元州城,恐怕天下就真的乱套了。”

一行人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此时的他们根本不会想到几年以后的天下真如门子建所说的一样,真的乱了套了。

一行人到了华立军校,上次到皋城的李中民先生早就在校门口接待着门子建一行人了。

“李先生。”

“门先生。”

打了招呼,曲河学堂一行人在李中民的带领下,进了华立军校。

华立军校建校有二十五年了,四年一届,至今刚好是第六届,所以马元他们这一批进校的,刚好是华立军校第六期的学员。

跟当初进曲河学堂一样,几人被分了宿舍,基本还是按照各自来自于哪个地方分配的,所以,马元、侯新杰、王弦几人被分配在一起。

除了他们三个,还有三个人一起住在这个宿舍,那三个人分别是田肃,李炳涛,李向元,李炳涛和李向元是来自皋城的,而田肃则是插班进来的,他是元州城本地人士。

三人除了李向元性格十分内向外,另外二人还是极好相处的,很快便是与马元三人混熟了。

在曲河学堂一行人在华立军校安顿下来之后,门子建再嘱咐了几句,便独自回去皋城了。

华立军校为了迎接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在马元他们到了之后的第五天,从教导处发出的消息,宣称晚上要在立民广场举办一场新生大会,校长要为新生讲解一下军校的相关的规章制度。

晚上,马元几人很早就到了立民广场,座位都给安排好了,所以很快就可以对号入座。

马元大致的看了一下,拢共也才五百多个座位,也就是说这次华立军校招生也就五百多人,这相比较全国的人而言,是十分少的,就好比茴乡都不止这么多人的。

很快就陆陆续续的来了不少人,本来显得冷清的立民广场突然也就热闹起来。

“哎,王弦、马元,你们从皋城来的,肯定还没有听说过这立民广场如何得名的吧?”突然坐在王弦身边的田肃开口说道。

王弦、马元点点头,的确,对这华立军校他们是知之甚少的。

“嘿嘿,那我就给你们普及一下吧,这立民广场是从军校建校开始就是这个名字了,当时传言创立这个学校的是现在政府中的有一位大人物,当时创立这个军校,为的就是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保国泰民安。”

“还有,华立军校有一条校训,这是所有入学的学子都必须遵守的,如果一旦发现有人在军校毕业后背叛这条校训,那么就会被军校逐出学籍,并且留名在学校的耻辱墙上以警示后来的学子。”

“这条校训就是学以致用,福泽国民。旨在将所学习的知识,最后能够用在国民身上,这就是华立军校立校之本。”

田肃对华立军校算是颇为了解,所以对马元等三人说起来是滔滔不绝的。

就在几人闲聊的时候,学校的几位领导已经在台上坐了下来,并且负责主持的老师已经在维持现场的秩序。

“各位同学,首先十分欢迎各位能够选择华立军校,各位也知道我们华立军校建校的宗旨,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那么接下来就请我们的校长肖庆国校长为大家讲解一下相关的规章制度,大家鼓掌欢迎。”一位老师主持道。

从坐席上,站起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一步一步朝着话筒走去,虽然看起来是年过花甲,但是老人脚步十分的稳健,颇有老将的风范,起码给马元是这样的错觉。

老人稳步站定,扶了扶话筒,微微一笑点头,“各位同学,十分高兴与大家在这里见面,我是华立军校的校长肖庆国,我谨代表我们华立军校欢迎各位的到来。”

“华立军校建校校训学以致用,福泽国民。想必各位都知道了,对于它的意义,大家应当也是有所了解了,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我想跟大家讲一讲的是大家十分关心的事情,那就是你们进入学校以后的生活。”

“刚刚张老师说了,我们华立军校对学生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所以在座的五百多位学生一个月之后接受我们华立军校的入学考验,只有通过考验的人才能够最终拿到资格,那些没有通过考验的学生只能是遣返回原来的地方。”

......

至于肖校长后面说的话,马元等人根本就没听了,一群人在下面叽叽咕咕的聊着各种各样的新鲜事。

全球音修:开局一首神曲  末世之队长他被alpha咬了  特利迦奥特曼之永恒守护者  女主她手握空白剧本  民间异志  我从星海归来  都市:开局9块9秒杀一切  老板,爱我吗,破产的那种  那年青春我喜欢你  彼岸源记  离婚后!暴戾前夫跪着哄我回去  这个明星有点咸鱼  如果经营游戏化  穿越时空在死亡线上反复横跳  我在六扇门当捕头这些年  奇兵  我就是要横推  皇城谍影  无限抽卡的漫威天使  奥特曼之相信我,我是个好人!  

热门小说推荐
观人有道

观人有道

关于观人有道中华传统绝学,道门五术,山医命相卜,通一门可横行天下。母亲怀我时梦见一条金色鲤鱼入怀。算命先生说必生异子,将来名扬天下,能够观人知心,看人知未来。山医命相卜,道门五绝学。测字,面相,手相,八字,六爻,风水,梅花易数,能学到很多东西,看完可以直接用在现实中。内容真实有趣,书中干货多,学会了以后鉴别人渣用的到。千人千面,百态人生。起于微末,终于成就。书中案例皆为真实,所见即所得,有缘者慎用。...

撩走神颜巨佬后

撩走神颜巨佬后

本书简介闺蜜的小姨好爱我沈小姜陈谊撩走神颜巨佬后全文免费阅读,如果您喜欢撩走神颜巨佬后开小猜最新章节,请分享给您的好友一起来免费阅读。魔蝎小说...

相随相忆何知否

相随相忆何知否

人们总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蛇难画骨,美人在骨不在皮。的确是如此,作恶多端又怎样,总会有人包容。好人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而坏人却只需要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既然如此,那她就做最坏的人。伴生莲花,是她的劫,亦是她唯一的解药。...

九转神龙诀

九转神龙诀

何谓强者?一念可碎星河!何谓弱者?一命如同蝼蚁!楚轩天纵奇才,为救父亲甘愿自废武魂,断绝前路!守孝三年,终得九转神龙诀,炼诸天星辰,踏万古青天,铸不朽神体!任你万般法门,我一剑皆可破之!剑气纵横十万里,一剑光寒三千界!楚轩我不问前尘,不求来生,只要这一世的轰轰烈烈!...

七零之女配觉醒后

七零之女配觉醒后

下一本七零之如花美眷求收藏!本文文案终于恢复了穿越前的记忆,沈林琪欲哭无泪,活了二十多年了,她才发现自己特么地只不过是个年代文里下场悲惨的女配,为了回城,为了狗屁的前男友,抛夫弃子,蹦哒着给男女主添堵,最后被男女主反杀,她真想给当时愚蠢的的自己一个耳刮子。痛定思痛,前男友靠边站,老娘不稀罕了,让他和女主相亲相爱去吧,养自家的萌娃不香吗?只不过当初她寻死觅活地离了婚,把孩子扔给了前夫,这孩子她该怎么要回来啊?还没有等她想明白,前夫带着孩子找来了,他有重要任务,需要出门一段时间,孩子没人照顾,希望交给孩子亲妈照顾一段时间。沈林琪点头如捣蒜,养萌娃,她很可以的,只是养着养着,便成了一家三口,不对,是一家四口,肚子里还有一个呢。此文案写于2021年06月22日晚,拍照留念!七零之如花美眷文案江珊珊是石岗村大队的一枝花,长得漂亮,家世又好,老爹是村大队的支书,妥妥的一把手,老娘是村里的裁缝,心灵手巧,一年的收入也是不菲,哥哥更是县里运输队的司机,收入更不用说了。于是家里人人都能挣钱,就江珊珊一个花钱的,按说这样的条件应该很好找对象才是,但是一直等到她十八岁了,还无人问津,谁让她身体太弱了呢,无论农村还是城里,娶媳妇儿又不是娶祖宗的,谁也不想娶个药罐子回家。而回家探亲的杨新洲,一见到那个娇弱的身影,便再也移不开眼睛,非她不娶,大家都在感叹十里八村的好后生就要绝后了的时候,哪里想到人家不到三年就抱了俩,跌破了一群人的眼睛,后来杨家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大家才知道原来江家的那个药罐子才是最能耐的那个。江妈妈叉腰大笑傻眼了吧,我就说我的裁缝手艺是我闺女教的,你们还不信。江大哥也跟着起哄还有我,我能当司机,也是妹妹给出的主意。大家捶胸顿足,杨新洲得意地笑娶媳妇儿眼光我最强!一道温柔的女声响起新洲啊,该洗尿布了。杨新洲顿住,立马屁颠屁颠地拍拍屁股回家,作为男人,要想人前风光,就得人后折腰。魔蝎小说...

非遗传承人

非遗传承人

关于非遗传承人车窗外已经是一片白雪茫茫,又一个四季在轮回,而我百无聊赖地坐在车上。又一个年代在变换,青春被时光抛弃,随着老一辈艺人的逝去,童年时故乡的无骨花灯山歌说唱九狮图十八罗汉彩石镶嵌卵石镶嵌技艺清音寺庙会板龙等民俗活动渐渐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电子游戏。光阴如被屠龙宝刀一刀割断,分成平淡而却意味深长的以前及浮燥的现在。我却依然天真的相信,花儿会再次的盛开。我想,有必要用笔去写一写这群身上承载着文化使命与乡愁非遗传承人们,他们是我们文化的根。...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