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五六回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百济又遣使朝贡。隋炀帝杨广大喜,接见了百济使者,与其约定要夹击高句丽。还要打!这个面子丢两次了,再不捡起来,这面子就得稀碎呀!所以,到了大业十年的二月,隋炀帝杨广诏文武百官商讨再伐高句丽之事。
文武百官一看,皇帝这一次比前两次还严肃,说出来的话不容置疑、不容反对。说:“朕还想打高句丽!不把高句丽小丑打到臣服,朕决不罢休!卿等有什么看法吗,嗯?”
再看文武百官把脑袋往下一耷拉,这一次没有一个提反对意见的了。怎么?大家都明白呀。尽管杨玄感叛乱已经被平定,但是,你看看国内吧,群盗四起,到处都是强盗、到处都是反贼呀,大隋江山已乱了。你再征讨,那就得惹得天怒人怨呢。文武百官的心跟明镜一般,知道当务之急,那不是远征高句丽,而是安抚国内动乱了,得赶紧地把大隋江山给弄稳了,然后腾出手去再打高句丽。可是,一瞅皇帝对高句丽意在必取。再想一想,反对皇帝的下场是什么?原来有那些劝谏皇帝的臣子都干嘛去了?那些人都得了什么报应?所以,文武百官没有一句话说了,没有反对意见了。事到如今,只能任你杨广一意孤行,一错到底了。哎呀……看来呀,大隋江山要完呢!既然你姓杨的都不在乎,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杨广还真就等了群臣几天,看看有没有人反对呀?哎,发现这一次异常的顺利,好!于是,杨广就下了一道诏书。这一道诏书啊,哎哟,写得这个奇怪劲儿就甭提了!写什么呢?诏书说:“竭力王役,致身戎事,咸由徇义,莫匪勤诚。委命草泽,弃骸原野,兴言念之,每怀愍恻。往年出车问罪,将庙辽滨,庙算胜略,具有进止。而谅惛凶,罔识成败,高颎愎很,本无智谋,临三军犹儿戏,视人命如草芥,不遵成规,坐贻挠退,遂令死亡者众,不及埋藏。今宜遣使人分道收葬,设祭于辽西郡,立道场一所。恩加泉壤,庶弭穷魂之冤,泽及枯骨,用弘仁者之惠。”就下了这么一道奇奇怪怪的诏书。在诏书当中,这杨广装出了一副悲悯的神态呀,对那些“竭力王役”而“委命草泽、弃骸原野”的阵亡将士表示深切哀悼。还要派人去给你们收葬骸骨,再给你们建立道场、设立祭坛超度你们、吊祭你们。那吊祭死者无非是为了激励后来人嘛,这也是古往今来最通常的办法。一般打仗,比如之前打败了,这一次祭奠亡灵以激励军心。那刘备征吴不也这样吗?所以,这个无可厚非。但是,杨广人家不检讨自己两次御驾亲征的失算。他也不合计合计,正是因为自己“视人命如草芥,不遵成规,坐贻挠退”,“遂令死亡者众,不及埋藏”。这句话说的就是他!就是他自己的瞎指挥,造成了百万兵民的灾祸,他不琢磨这个。反倒是,把这过错呀,他不知道往哪儿推了,他直接地推到他爹那里了,推到了开皇十八年,也就是公元598年,那时候的汉王杨谅和高颎身上了,说这俩人不行。因为高颎的刚愎自用和汉王杨谅的昏庸,导致了我征讨高句丽的失败!天地良心!你两次打高句丽可都是在你的大业年间呢,关人家什么事儿啊?哎,他把这帽子扣人脑袋上呢。其实不是高颎愎狠,不是杨谅惛凶,恰恰是杨广自己又愎狠又惛凶,不识成败呀!没想到杨广这个时候居然说这番话。所以,杨广现在那真像是一位输红了眼的赌徒——我就得赌下去!怎么也得赌下去!我得翻本儿!您看吧,赌徒要到了这个地步,往往不赌到输个精光光,是不会收场的。杨广是死要面子,诿过于人。你说你找高颎、杨谅做替罪羊也成,毕竟一个是你的臣子,一个是你的兄弟。哎,没想到,这还不够,他居然把这个屎盔子往自己父亲杨坚脑袋上扣——都怨你!所以,提起这段历史,清代的有位史学家叫王鸣盛,他在其《十七史商榷》中就评价了,说这隋炀帝“大业十年诏收葬征辽死亡者,而远引汉王谅、高颎开皇十八年征辽败退事,以大业八年之败为讳,欲驾罪于父也。”就说隋炀帝杨广居然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他爹杨坚了。可以说,这王鸣盛一针见血,非常正确呀。
下诏完毕之后,也就是过了三天,隋炀帝又正式下诏,第三次御驾亲征高句丽!而且这份诏书,隋炀帝写了个理由,冠冕堂皇啊。他说:“黄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方乃德施诸侯,令行天下。卢芳小盗,汉祖尚且亲戎,隗嚣余尽,光武犹自登陇,岂不欲除暴止戈,劳而后逸者哉。”您看,想当年黄帝打那白帝蚩尤,打了五十二次,五十二战才最终打败蚩尤。成汤二十七征打败的夏桀。当然,有人说了,说高句丽是小丑,不值当地让寡人御驾亲征。不!朕认为不是这样。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帝王,大家可以看看,都是如此!像卢芳那一个小小的人物,汉高祖那不也是御驾亲征了吗?东汉初年的那隗嚣都已经被灭了,还有一些余烬,光武帝不还是御驾去征伐了吗?这就是啊,我这一辈儿上给这事儿全清除了,我的子孙后代就会安逸啦。那意思,我就是黄帝、我就商汤、我就是汉高祖、就是光武帝!我跟他们一模一样,都是贤王、圣王,都是为了除暴止戈,为了黎民苍生啊!等于隋炀帝给自己御驾亲征寻找历史根基呀。紧跟着,“吧啦吧啦”又说了很多振振有词、慷慨激昂的话,反正是激励大家要把这高句丽给打喽,煽动兵民主动上前线——反正送死吧!总而言之,发了这道诏书之后,又集合隋朝百万大军再次攻向了辽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简短截说吧,怎么?因为前两次咱大体都说了。这第三次征讨高句丽跟前两次一样啊。有一句诗为证:“征人四远赴如流,舳舻相次千余里”呀。役夫就是那些做苦工的民工“往返在道常数十万”,就是在这道上运粮啊、运器械呀、运马匹的就得十来万,生活困苦,医疗条件又低。结果,死者臭秽盈路,逃逸者不计其数啊。很多百姓都看明白了,跟着这个皇帝非死不可呀。有的偷偷地就跑了。还有一些老百姓一看,我要是被抓着当兵怎么办呢?干脆,与其当兵,不如当罪犯呢。怎么当罪犯呢?把我家牛宰了!宰了牛,告诉当官的:“我杀牛了!”说:“杀牛罪犯?”当然了,牛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犁地全靠牛啊。当时法律明文规定不许随意杀牛。你把牛宰了,在当时就是犯罪。官府一听:“那你犯罪了!”“行啊,把我关进大牢吧!”于是就把这位关进大牢了。“嘿!”高兴了!怎么?“我免除兵役呢!”您看,想什么辙都有。
也就是下达诏书二十天后,隋炀帝杨广又御驾来到涿郡。
罗艺一看,得!这瘟神又来了。罗艺还得做接待呀。所幸隋炀帝这一次没在涿郡待多久,在这里住了有三天吧,又启程了。二十五日就来到了北平郡卢龙县的临渝宫。卢龙县就在现在的河北抚宁县。
隋炀帝杨广到了这里,就在旷野设坛祭祀黄帝。隋炀帝杨广也会做戏,顶盔贯甲一身戎装亲自主祭。“把抓到的逃亡的士兵给我斩首!”干吗?用人血涂到鼓上,以示警诫!但是,没用,该跑还是跑——前两次打成那奶奶样,这一次指不定得败多惨呢,快走吧!到辽东就是找死啊!所以呢,士卒征人,您看,几乎“哗哗”地往后逃亡,那几乎是擦肩而过,人流汹涌啊。即便是杨广杀人,用人血涂吓唬他们,也吓不着,兵民从役者仍然逃亡不绝呀。您说这仗怎么打呀?
到了四月二十七日,隋炀帝的车驾来到了北平郡城。这个北平郡可不是咱们现在的北京。北京是当时的涿郡,这时的北平郡城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卢龙县。这个时候,民变叛乱此起彼伏,各地变乱的消息是不断传来呀。隋炀帝一边发诏书命令各地官员进行征讨镇压;一面,继续往前行军。怎么?隋炀帝现在想开了,咬咬牙——我这一次非得把这高句丽打了不可!打了之后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我反过手来再解决你们!既然这弓已上弦了,就不能不发了!“给我走!给我走……”但是,士卒逃亡不断,行军速度很慢呢。
一直走到秋七月——您看看,从二月底发的兵,走到七月。您就琢磨琢磨吧,中间五个月呀!这五个月,人吃马喂,光消耗粮草那得多少啊?!到了七月,隋炀帝御驾才赶到了塞外辽河边上的怀远镇,就是现在的辽宁省怀远县。七月呀,挺热的。但是,您别忘了,转过一个月就到八月了,那叫“八月流火”呀。“八月流火”可不是说八月热,“八月流火”说的是八月凉。八月,到了东北那边,人就已然得穿单褂了。再往前走一个月,到九月,那就秋深了,就得迎来寒冷的季节了。所以,给隋军的时间不多了。
隋军貌似强大,其实很虚弱。士兵厌战,役夫逃亡,原来征发的军队大多数都没有按期到来。怎么?让你几月几日来到此处集合,结果等半个月人还没到呢,到不了。但对这样的事情,隋炀帝杨广觉得无所谓。怎么叫无所谓?你别看我难,高句丽应该比我还难!高句丽屡次遭我隋军攻击,虽然一次一次顶住了,没有亡国。但是,弹丸之地,它早已经举国疲软了!哼!就目前总的形势来看,只要我再咬咬牙、加把劲儿,灭掉高句丽不在话下!所以,隋炀帝非常有信心,这才不把一切困难当困难呢。但是,他就忘了,就算你现在把高句丽给灭了,你把它降伏住了。但你也控制不住它呀。你别忘了,你连本国大隋的局势你都没办法控制,你还谈什么控制外邦高句丽呀?所以,隋炀帝杨广现在犯了意气用事的毛病了。就是说,你打高句丽,行。但,现在不是时机呀,你现在征讨高句丽是毫无意义的。但隋炀帝不这么想啊——我非得要讨个说法,我非得要把掉到地上啪啪的这面子我捡起来再贴上!我不能不胜!我不胜就不退!“给我赶紧赶路!拿下高句丽势在必得!”所以,隋炀帝催促人马是节节往前。
哎,果然,高句丽现在有点盯不住了。高句丽王高元听说隋炀帝这个疯子第三次统领百万大军又来了!他还真就含糊了。其实,第二次隋军来打自己,要是没有杨玄感在大隋国内捣鼓啊,嘿!第二次我都悬呢!现在呢?连年守土作战,高句丽人困马乏,无力再战。现在百万大军又压境。怎么办呢?求和吧!先把这隋军稳住、糊弄住再说吧。“那个被杨广恨之入骨的隋朝叛臣斛斯政不还在咱手里吗?赶紧地!把胡思正给送回去!送到辽东城下!上表乞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隋炀帝杨广一看乞降书到面前了,“哈哈哈哈……”杨广高兴了。怎么样?怎么样!哎呀……还得说我有决心吧!要是没有朕一路之上咬着后槽牙立定决心不动摇,焉有高句丽给我们送来乞降书啊?他撑不住了,要投降啦!嗯……隋炀帝琢磨一会儿,行啊,只要投降,我就有台阶下了啊。隋炀帝也不想打,谁想打呀?隋炀帝就是觉得自己面子挂不住啊。由于前两次全失败了,杨广现在对取胜也不像过去那样有把握了,他对战局的发展心里头也没大有底儿了。再加上国内那么多的叛乱,还有军粮运输实在困难,让隋炀帝现在也非常沮丧。那既然高丽王的使者把这斛斯政都送来了,要向我赎罪乞降。嗯,行啊!总算是讨回了一个说法呀,这样不就把脸面也挽回了一点儿吗?那这么来说,我就是胜利呀!反正现在对杨广来说呀,就是老百姓那句俗话——死要面子!我大隋皇帝脸面怎么也得给我!“好吧!传令下去,各路隋军停止攻击,接受高句丽的投降条件。”哎呀……隋炀帝看看营外秋风一起,太好了!这一下,就不用等到寒冬到来啦。“传诏!自怀远镇班师回朝!”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军事行动结束了!这一次比前两次走得都从容啊。第一次是打败仗了;第二次是后院着火了。这一次那真是鞭敲金镫响、旗唱凯歌还呐!打胜啦!
说:“打胜了,得到什么好处了吗?”哎,得到面子了,这就是最大的好处啊!隋炀帝美!结果,得意忘形,乐极生悲。没想到,隋炀帝的御驾在邯郸遭遇到了一股农民义军!领兵带队的姓杨,叫杨公卿,带着八千人,“哗”一下子把隋炀帝的大军给抄了,把隋炀帝的御马给劫走了四十二匹!哎呀!隋炀帝这个恶心呢!好家伙,没跟高句丽打,被这一伙子乱贼给我抢了,抢了我的御马了。这无疑在高兴的火热脑袋上浇了一瓢凉水。但甭管怎么说,这一次打胜了。打胜了,那就不用回高阳了,就有脸面回京了!
于是,隋炀帝在这一年的冬十月初三日回到了东都洛阳。到这里未作休整,是继续西行。走了也就十二天,就回到了京师大兴城。
靠山王杨林率镇守京师的满朝文武前来迎驾。
隋炀帝一看:“皇叔,朕回来了……”他终于掉泪了。
喜欢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请大家收藏:()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父皇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重生之龙耀星辰 挺着孕肚嫁豪门,大小姐她杀疯了! 净身出户,我被前妻闺蜜疯狂追求 零面人 我,闯祸小能手,可爱炸翻天! 喵喵喵?主人加油,我们卖萌 重返1973农村日常 职业最弱被分手,校花上门抢我走 开学三月我从鹰酱赚了9000亿 快穿:死遁后被反派大佬盯上了 诡异:快逃,他有概念级能力! 戏假成真:演瘾君子这么像?查他 超能黄金瞳 娶平妻的渣夫被我火化了,虐死他 宠妾灭妻?我抛夫弃子干翻全家 快穿之虫族女王她多子多福 傲娇反派是万人迷 昆仑神将 无双局
关于乾坤葫芦叶峰无意间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他告别父母,带上葫芦旺财踏上修仙之路。练气筑基结丹元婴化神炼虚合体大乘渡劫...
关于横行诸天从听劝开始要你穿越了你会做什么当然是开后不对,当然是为了维护宇宙和平。开局重生乱葬岗,叶晨他穿越了,穿越过来就要死了。叶晨被救了,却发现自己才五岁什么都做不了。本来想跟着他们好好过日子,结果好日子被蛇妖给破坏了。叶晨下定决心要拜九叔为师,可拜师后,九叔告诉他想要修炼到高深境界就必须保持童子之身好似各路女鬼,妖精,美女都知道叶晨练得是童子功一般,一个个都来诱惑他,结果美人于我与红粉骷髅一般,我追寻的的是那超脱之道,你们别来乱我道心,小心我斩美证道。我叶晨乃修道之人,心如止水,方能明镜所照。...
...
关于天生神力,我打爆元朝当开国皇帝常青穿越倚天,成为天鹰教的无名小卒,还好系统激活,觉醒天生神力。所谓天生神力者,百脉俱通,气血如龙,铜皮铁骨,力大无穷。依仗无敌神力,常青拳镇六派脚踢武林推翻暴元建立新朝,硬生生从位面之子朱重八手中夺走天命,成为天下共主,开国皇帝。有道是,武之尽头谁为峰,一见常青道成空,天下武者三百万,见我也需尽低眉。我叫常青,万古长青的常青!...
关于金枷玉链楚阳郡公沈谦有个秘密。他希望那个因一纸荒唐赐婚而被迫和他绑在一起的长公主李念,能为了自己心中所想所爱的一切,翻出宫墙,远走高飞。天下那般大,四海那般宽广,出了深深宫墙,花亦会绚烂,树亦会挺拔。他愿意默默站在远处,成全她想要的未来。不是因为爱。是因为知道宅院幽深,是磋磨女人半生的沙海,宫墙高耸,是埋人尸骨不留痕迹的坟墓。她有想要高飞的愿望,为何不能成全?明明心有山海,知天下规则是胜利者践踏别人的枷锁。明明聪慧过人,知女子当做世间半边天下。她不该是上位者的工具,联姻的棋子,更不该在这权力置换中,被牺牲掉所有的幸福。不就是逃婚么?我沈谦,陪她疯一场!欺君之罪又如何?抗旨不尊又怎样?只愿她此生得上天垂怜,看世间美好,踏山海万重。所愿一切皆能实现!...
一场意外,让一名四十岁的中年人重生在一名八岁的孩子身上,开始了他风骚的人生。...